曹操和曹丕在世時,為何司馬懿任勞任怨,是忠心還是畏懼?

天空之城 2022/01/21 檢舉 我要評論

司馬懿這樣的人怎麼會畏懼呢?像這種有野心的人是怕人的人嗎?我覺得那時候的司馬懿應該還是很忠心的。

司馬懿年輕時就很有抱負和野心,後來曹操就發現他的狼顧之相,提醒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諸葛亮覺得劉備不錯,就跟劉備出山了,完全不考慮這時候劉備有多少實力,爭奪天下有多大勝算。

司馬懿就不一樣了。201年曹操第一次征辟他時,他心裡還瞧不上曹操。曹操是閹宦之後,控制著朝廷。這時候袁氏還沒滅,天下還有群雄,曹操未必能笑到最後。這時候司馬懿堅決選擇不出山。直到七年後,曹操都統一北方了,沒什麼懸念了,他才出山。有記載說曹操逼他出山,不出山就除掉他,嚇的他出山的。我覺得也有可能是司馬懿學諸葛亮,故作姿態,把曹操惹毛了,不得不乖乖出山。畢竟這時候他已經近30歲了,再不出來這一輩子就過完了。

司馬懿如果是畏懼,那像徐庶一樣在曹營混混日子,打打醬油就行了。司馬懿是個野心的人,不忠心怎麼往上爬呢?天天在私底下打自己的小算盤,曹操和曹丕可不是庸才,能容得下他嗎?

這時候的司馬懿的野心肯定是沒有篡魏之心的。有人說司馬懿為了篡魏忍了幾十年,我是不認同的。司馬懿年輕的時候有野心,並不代表他的目標是奪江山。少年韓信難道就沒野心嗎?

但韓信的野心並不是當天子啊。在高平陵之變之前,沒有跡象表明司馬懿有不臣之心。作為曹叡的托孤大臣,他的才能,勢力和名望都在曹爽之上。如果有不臣之心,他完全沒必要被曹爽一步步排擠,逐漸被架空。難道他就沒有弄垮曹爽的能力,非要選擇政/變?

高平陵之變本身就是一場豪賭。那時候平均壽命才多少?司馬懿就算天天健身,他能保證自己活到70歲?就算活到70歲,養了3000死士,難道他在幾年前就能算到曹爽會給他發動的機會?發動後曹爽會乖乖認輸?在托孤時,有兵有權的時候奪權肯定比後來無兵無權,發動奪權要容易得多。曹爽要是有諸葛亮一半的才能,就完全沒有司馬懿啥事了。

我認為司馬懿在之前可能像諸葛亮一樣,忠心輔佐曹魏的。在任何時候提出的任何意見,都是為了曹魏好,並沒有有意為自己攬權。曹叡走後,司馬懿和曹爽同為托孤大臣。曹爽欺人太甚,排擠架空司馬懿,專權弄政,胡作非為,大失人心。司馬懿對曹爽大失所望,開始裝病,韜光養晦,迷惑曹爽,準備反擊。司馬懿來的這麼一場豪賭。但是老天就是要他贏。老天不僅讓司馬懿活過了70,還送給他一個豬一樣的對手。

最終司馬懿成功登頂,爬上權力的巔峰。面對至尊無上的權力,司馬懿隱藏內心的野心欲望一下子迸發出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曹魏的王公大臣一網打盡,徹底架空魏室,為子孫代魏打下基礎。

假如司馬懿只活了69歲,在248年就病去了,從他的履歷來看,完全是個忠臣啊。即使一年後,司馬師成功發動政/變,奪取權位,控制曹魏,最後篡魏,那也只是司馬師利用司馬懿的威望行不臣之事,政/權也是他從曹爽手上奪走的,司馬懿仍然是個忠臣。

我覺得權力可以侵蝕人的一切,野心也是隨著手上權力變大而變大的。司馬懿執掌朝政大權之後,放眼天下,再無對手。權力使司馬懿的野心極度膨脹,那就只能盯上皇帝寶座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