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夏西
唐代貞元年間,山西太原府有一位名叫李進忠的進士,年約四旬,因家境富裕,就沒有出外去做官,而是一連娶下了好幾房妻妾,在田園中逍遙自在,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有一天晚上,李進忠正在睡覺,忽然做了一個怪夢,夢到有很多人在追趕著他,他一時心急,有些慌不擇路,一下子跑進了一座高大的宮殿裡。
這座宮殿只有一道大門,也沒有看到什麼衛士把守,而眾人見李進忠進了宮殿,也不敢上前追趕,全都一哄而散。
李進忠進了大門,迎面就是一座大廳,非常敞亮宏偉,他一時好奇,又見沒有人,便徑直走過去坐在正中的一張大床上,喘著粗氣歇息。
這時,從大廳裡間突然走出來一個人,握著一把手杖,十分英武,他見到李進忠後大吃了一驚,隨後便揮舞著手杖向他打了過來,一邊打還一邊說:「你是從哪裡來的?竟然敢如此大膽坐在大王的床上?」
李進忠嚇了一大跳,趕緊站了起來,匆匆忙忙就往門口走,卻又被這個人一把攔住了。這時,只聽到裡面傳來了一陣喧鬧聲,一個身材高大的紫衣人在一大幫人的擁簇下,穩步走進大廳,威嚴地在床上坐了下來。
沒想到,剛一落座,紫衣人就向李進忠問道:「你為什麼要偷你妹夫的錢呢?」李進忠一聽,有些莫名其妙,心想自己的妹夫已經死了一年有餘,而且自己也並沒有欠他什麼錢,可是他又不敢上前詢問,只好一臉懵逼地抬頭看了紫衣人一下。
紫衣人見狀,又繼續說道:「兩年前,你賣了一匹馬給你妹夫,本來只能賣二十七千錢,可你卻非要他出了三十千錢,這不是偷了他的錢嗎?」
李進忠聽了紫衣人的話,細細回想,果然想起了在兩年前的一天,他剛好去集市上買回來一匹好馬,誰知竟然讓前來家中拜訪的妹夫看見了,妹夫想以原價二十七千錢買走,可李進忠卻獅子大開口,欺騙妹夫,非要三十千錢不可。妹夫無奈,只得吃了這個暗虧,多給了他三千錢。
想到這裡,李進忠便如實承認了有這麼一回事。於是,紫衣人沉思了一會兒,又揮了揮手,正要說些什麼。
這時,從裡面匆匆忙忙跑出來一個身穿紅衣服的人,一下子跪倒在紫衣人面前,懇求道:「大王,李進忠原本命不該絕,還有活命的機會,不應該繼續留在這裡,不如這就讓他回去,命令他再把錢還給妹夫吧?」
紫衣人見狀,命人查了一下文書,點了點頭道:「好吧!就再給他十五天的期限,如果再不還錢,一定要重重責罰。」說罷,突然就消失不見了。
李進忠嚇得魂飛魄散,一下子便清醒了過來,躺在床上想了半天,覺得這件事非常荒唐:我不就是黑了妹夫三千小錢嗎?有什麼大不了的,也就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一轉眼,第十五天就要到了。這天,李進忠早早起床,又命人泡上了一壺上好的碧螺春,一個人坐在院子裡,盡情地品嘗。
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哄笑聲。李進忠皺了皺眉,踱步走過去一看,發現家裡的幾個下人圍著一個磨鏡子的老人,正在那裡算卦。
這個磨鏡子的老人滿臉滄桑,一頭雜亂的白髮,穿著也邋裡邋遢,一看就是個常年走家串戶的手藝人,根本就不像能占卜算卦。於是,李進忠便大聲斥責下人,說他們不務正業,讓他們趕快散去,隨後,他又責問磨鏡人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小人?竟然敢到我家裡來誑惑我的下人?如果你再不離開,休怪我報官來抓你!」
誰知,他的話音剛落,磨鏡人也怒目而視,冷笑一聲道:「你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不僅賣馬騙錢,還敢把大王的話當做耳邊風?大王已經給了你十五天的期限,讓你趕快還錢,如今期限將滿,你卻一文不還,大王馬上就要派人來追查處置你,你卻還敢在這裡辱駡我這樣的國士,難道真的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嗎?」
李進忠一聽他的話,頓時便嚇得冷汗直流,他一直不相信夢裡的這件事是真的,以為只是自己做的一個夢而已,誰知道磨鏡人卻說得如此言之鑿鑿。
於是,李進忠一下子就匍匐跪在地上,向磨鏡人磕頭謝罪,請教事情發生的緣由。磨鏡人想了想道:「大王的事情我不敢提起,那一天前來救你的穿著紅衣服的人,是你死去的曾祖父,今天也是他擔心你不以為然而受到大王的責罰,所以才派我前來給你報信的。」
這時,李進忠急得滿頭大汗,語無倫次地說道:「這該如何是好呢?我的妹夫已經去世一年了,現在就是想還錢也沒有地方去還了!」
磨鏡人見狀,想了想道:「這件事倒是好辦,你趕緊取了錢,去施捨給附近的窮苦人,也可以把它送到寺廟裡當做佈施,只要說是替你的妹夫來還願就可以了。」說罷,轉身就走了,很快便消失在遠處,絲毫不像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李進忠不敢怠慢,趕緊命下人取了三十千錢,前往附近的村落,遇到生活困難的孤兒寡母,一一進行施捨,而他自己也帶了三十千錢,來到了太原城外的龍泉寺,以妹夫的名義,將這些錢財全部捐了出去。
當天晚上,李進忠膽戰心驚,遲遲不敢入睡,生怕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直到了第二天五更時分,才沉沉睡去。誰知道,竟然又迷迷糊糊地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在夢裡,李進忠一個人恍惚來到了自己家裡的祠堂裡,四周一片寂靜。正在疑惑之時,仿佛又看到了白天遇到的那個磨鏡人,而他身邊的正是自己的曾祖父,兩人對他意味深長地笑了一下,便消失不見了。
從此,李進忠再也不敢欺騙別人,而是一心向善,經常接濟救助有困難的窮苦百姓,從而贏得了鄰裡鄉親的尊敬,人們都稱他為「李大善人」。
特別聲明:
民間故事是前人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的文化精華,旨在宣揚正義,闡述公理,不可等同於封建迷信。圖片來自于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