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前半生顛沛流離,流竄於多個勢力之間,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不少英雄好漢。雖有五虎上將,臥龍鳳雛但是錯過的也不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劉備曾錯失的4位蓋世奇才。
一,田豫
當時劉備在跟著公孫瓚混的時候,田豫就跟著他。當時田豫歲數還小,劉備非常重視他。一直到劉備做到了劉豫州,田豫以家中老母體弱多病要回家侍奉母親為由離開。劉備哭著說,只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
主要功績是一直替曹操鎮守北疆,征討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也曾和孫權作戰,成山除周賀,新城擊敗孫權。
二,陳群
在智謀上不次於諸葛亮,早年被劉備辟為豫州別駕,不得重用。當曹操入主徐州時,陳群被辟為司空西曹掾屬。在跟隨曹操後,陳群獲得重用。 這一位算是最可惜的了吧。
陳群竭盡心力地為曹操服務,在推薦人才、諫言國事、制定禮儀、改革選官制度等方面,都做出過卓絕的貢獻。
曹魏建立後,陳群又曆事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因為功績赫赫,累官至司空(宰相)、錄尚書事,封潁陰侯,被視為朝廷股肱。相較於同時期的名臣良相,陳群之所以被後世頻繁地提及,是因為他創設了一套影響深遠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選官制度一直得到沿用,直到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才廢止,時間長達300餘年。
三,陳登
下邳國淮浦縣人,出身於官宦之家,祖父陳亹官至廣陵太守,伯祖父陳球官至太尉,父親陳珪官至沛國相。陳登自幼智謀過人、志向遠大,成年後通過舉孝廉的途徑入仕,侍奉徐州牧陶謙多年,歷任東陽縣長、典農校尉,在任期間頗有政績。
陶謙病重期間,陳登勸說他將州牧一職讓與劉備,並在劉備主政徐州期間,對他傾力支持。然而陳登在侍奉劉備期間,發覺他見識短淺,遂有了改換門庭的打算。
等到曹操消滅呂布、佔據徐州後(198年),陳登就此歸附於曹操。此後3年間,陳登以廣陵太守的身份為曹操效力,不僅接連擊敗孫策、孫權兄弟的進犯,而且還獻上攻略江東的計畫,由此被進封為伏波將軍。建安六年(201年),陳登轉任東郡太守,但不久便因病離去,終年才39歲。
陳登離去後,孫權在江東的勢力壯大,曹操深感後悔沒能早些實施陳登制定的計畫。同樣感到後悔的,還有陳登的舊主劉備。劉備曾稱讚陳登有「文武膽志,當求之于古耳,造次難得比也」(見《三國志·卷七》),但他最終卻沒有用好陳登,以至於錯失一位能臣良將。直至多年後,劉備依然為此深感懊悔。
四,太史慈
太史慈因為孔融經常照顧幫助自己的母親,在孔融被管亥圍住北海後,突圍向劉備求救,劉備發兵三千救下孔融而結識太史慈。其實當時劉備根本沒有注意太史慈,而是把全部經歷放在了孔融身上,一句孔北海也知這世間有劉備嗎?就讓他欣喜若狂,而忽略了太史慈。從而失之交臂。
守信,重義,報恩,射術無雙。還有一副好鬍子。三國裡就三人的鬍鬚出名,關羽,程昱,太史慈。曹操夜曾寫信招攬太史慈,我發現曹操估計對好看的大鬍子有點小偏愛。
總結,這些人才都是劉備早年時錯過的,可能是生不逢時,或者實力不夠,或者是識人不明。那時的曹操已經初露鋒芒羽翼漸豐,展現了雄主的風采,才讓這些人才沒有歸到他的麾下。但是錯過了就真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