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方勢力紛紛登場,試圖逐鹿中原。袁家兄弟,一手好牌被打壞,最終丟了地盤,毀了家業。但袁紹袁術還不是最失敗,最為失敗的另有其人,那就是荊州刺史劉表。
劉表佔據了天下最為富庶的荊州,是地方勢力中最為強大的。劉表擁有水陸兩軍,正所謂兵多將廣。前期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劉表沒有參加。後來各方勢力征戰天下,劉表更是沒有參加。隨後各方勢力做大,劉表依舊守著荊州。隨後劉表厶後,卻給他人做了嫁衣,丟了地盤土地不說,就聯手下大將也為別人建功立業。
劉表手裡良將很多,卻因為劉表本人的原因,導致他們沒有作為。等到劉表厶後,文聘跟了曹操,甘甯跟了孫權,魏延跟了劉備,並且有了一番作為。相比之下,劉備得了最大的便宜,為什麼這樣說呢,請聽小編道來。
文聘本身就是一員虎將,鎮守在荊州北邊,保一方平安。劉表兒子劉琮繼位,沒幾天就降了曹操。此時的文聘非常自責,他痛恨自己沒有為主公守住領地,因此文聘得到了曹操的賞識,並且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得到重用的文聘曾擊敗過關羽,這又是何等的功績?
甘甯也是劉表的大將,但是甘甯深知劉表沒有作為,於是直接投靠了孫權。孫權很尊重這位老將,對其委以重任。甘寧身材高大,功夫又好,曾和孫權打敗黃祖。甘寧還有一定的政治眼光,曹操大敗以後,曾勸說孫權派兵進入巴蜀,孫權不聽,被劉備搶了先機。倘若孫權聽了甘寧的建議,天下大勢指不定又有什麼變化。
魏延降了劉備以後,深得劉備重用。魏延雖然沒有進入五虎上將之中,但是其軍事能力毋庸置疑。劉備帶兵階段,魏延時常鎮守一方,魏延有謀略和膽識,絕不只是一個頭腦簡單的武將。魏延守衛漢中,沒有令劉備失望。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多次擊退敵人,也曾斷後掩護大軍撤退。魏延在蜀的價值,無疑是發揮到了極限。
文聘和甘寧是當世猛將,只聽名字便足夠震懾一方,魏延跟他們比,綜合實力更高一點。魏延武功超群,智謀深遠,完全有能力成為一方統帥。這樣一說,劉備無疑是占了大便宜的那個,不僅得了魏延,更是得了老將黃忠。說到這裡,小編不得不提劉景升感到惋惜,為何如此精兵良將在他手裡卻發揮不了作用呢?
倘若劉景升有雄才大略,說不定就沒有天下三分,大漢天下依舊姓劉。只不過劉表不是那胸懷大志,力挽狂瀾之人,老天給他所有「好牌」,他也打不贏。
對於小編說的,大家有何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