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父子無意間聽到野兔談話,往洞房扔了一隻雞,救了新郎

略懂君 2021/12/22 檢舉 我要評論

話說古時候在武進縣,有一個男子叫張箭。他是一名獵戶,靠打獵為生。一天,張箭在山上打了好幾隻獵物,哼著小曲下山回家。在路過一條河時,突然聽到女子的呼救聲。循聲尋去,看到一名女子在河裡撲騰,看樣子應該是不會水。

張箭忙丟下獵物,就跳進了河中。他水性極好,幾個呼吸就遊到了女子身邊,將女子救上了岸。女子很是感激,連連道謝。張箭這才有機會打量女子,女子瓜子臉皮膚白皙,身材更是婀娜多姿。張箭看完,心是撲通撲通的跳,臉微微發燙顯出兩朵羞紅。

忙回道:「姑娘,不必客氣,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女子卻突然抽泣起來。張箭忙問道:「姑娘,你這是怎麼了?」女子回道:「我現在是無家可歸,不知該如何辦,故而哭泣。」張箭問道:「為何會無家可歸呢?」

女子說道:「奴家叫劉翠花,母親帶著我改嫁給一個屠夫。可是上個月母親去世後,屠夫另娶了一個女子為妻後。後娘看我不順眼,就把我趕了出來。也沒有其他親戚可以投靠,我一個弱女子真不知如何是好?」

張箭聞言竟然心中暗喜,說道:「劉姑娘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去我家暫住,然後再做打算不遲。」劉翠花說道:「這樣不太好吧,你娘子會不會介意啊?」張箭撓撓頭說道:「我單身還沒成親呢。」

劉翠花嬌羞道:「如果你不嫌棄我的話,那我嫁給你可好?這樣我就有了個家,你也有了個媳婦兩全其美。」張箭聞言大喜連連稱好,帶著劉翠花回家見父母。父親張二毛見兒子,帶回來個漂亮女子也很是欣慰,馬上開始張羅他們的親事。

一天,張二毛帶著一張請帖,來到大哥張大毛家。淡淡的說道:「你侄子明天成親,到時候來喝杯喜酒嗎?」沒等張大毛說話,他放下請帖轉身就離開了。張大毛搖搖頭歎道:「哎,他怎麼還是放不下當年的事。」

原來當年這兩兄弟,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子。張二毛因為有事情出了一趟遠門,歸來後女子已經成為了張大毛的媳婦。張二毛就認為是張大毛趁自己不在的時候,使了什麼卑鄙手段,才讓女子嫁給了他。兄弟倆因為這件事鬧了矛盾,之後就很少再有來往。

張二毛脾氣暴躁,總不聽張大毛解釋,每次見面只會吵架。後來張大毛一家搬到了離村子較遠的地方,以養雞種莊稼為生。這次如果不是張箭成親,張二毛恐怕永遠都不會來張大毛家。張大毛為人倒是心胸寬廣善良,從來不跟張二毛計較。

翌日,張大毛捉了兩隻雞與兒子張刀,一起去參加喜宴。由于路途較遠,去到那已經快傍晚了。父子倆見到新郎,是熱情地道賀。而張二毛看到這父子倆,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本來打算不請的,但是不請吧,又怕鄰居說三道四。

張二毛也是礙于面子,才請的張大毛父子。到了開宴席的時候,張二毛把張大毛父子倆帶到了廚房。說人來得太多了,外面的桌子不夠坐,讓張大毛父子倆在廚房將就一下吧。之後給張大毛父子倆端來了幾盤菜,這一看就是別人吃過的剩菜。

張刀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哪裡受得了這種屈辱,就拉著父親張大毛離開了。兩人沒走出多遠,天就已經黑了。此時還沒有月亮出來,父子倆就在一個小樹林裡休息一會。打算等一會月亮出來,看得清道路了再繼續趕路。

兩人靠在一棵大樹下,正閉目養神。 突然聽到身後有兩隻野兔在談話,一隻野兔說道:「哥哥,咱們費了這麼大力氣,請蜈蚣精出馬,能除掉張箭這個仇人嗎?」另一隻野兔說道:「弟弟你放心,蜈蚣精肯定能為我們報仇的,它可是有名的毒物。

六個月前,我們母親懷著身孕。這個可惡的張箭,竟然不遵守規矩,射殺了我們母親。要不是我們兔子一族,攻擊力太差的話,我就親自去報仇了。這次蜈蚣精變成美麗的女子跟他成親,定然能趁其不備出其不意將他除掉。」

這兩隻兔子像是在邊走邊說,漸漸的就聽不到它們的聲音了。張刀好奇地問道:「爹,剛剛兔子精說張箭不守規矩是什麼意思?」張大毛說道:「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規矩。當獵戶的也不能濫殺生靈,哺乳期跟懷孕期的動物是不能亂殺的。

這是為了給動物繁衍後代,保持物種間的平衡,營造一個良性迴圈。這樣獵戶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獵物可以打,如果獵戶都不守規矩殺了懷孕期哺乳期的動物,那動物就沒有辦法延續,他們以後也就沒了獵物可獵。哎,張箭這孩子,怎麼就為了點蠅頭小利不守規矩呢,導致今天有此一劫,我們得回去救他。」

張刀說道:「如此說來張箭是個惡人,活該有此一劫,而且今天二叔還這麼對我們,我們就別去管他了。」張大毛說道:「其實張箭這孩子本性不壞,不然也不會跳河救人了。我們畢竟是親戚,既然知道了就該伸出援手,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張刀問道:「可這要怎麼救,我們就是普通人又不是道士。」張大毛拉著兒子邊走邊說道:「正所謂萬物相生相剋,我自有辦法對付蜈蚣精。」兩人走了好一會,又來到了張二毛家。把聽到野兔的談話,都告訴了張二毛和張箭。

這父子倆聞言也是大驚,問道:「這該如何是好?」張大毛說道:「我有辦法。」說完來到雞舍,抱起了一隻雞。然後來到洞房門口,往洞房裡扔了一隻雞。只見這只雞朝娘子不停地叫,新娘子露出非常恐懼的神情。

須臾,新娘子變成一條蜈蚣想要逃走,被雞跳上床將它給吃掉了。張箭父子在門口看到了這一幕,感到一陣後怕。之後,連連對張大毛父子道謝。張大毛語重心長地對張箭說道:「你呀,切莫再貪蠅頭小利了。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你要牢記今日的教訓才是。」

張箭恭敬地回道:「多謝大伯教誨,侄兒一定牢記于心。」後來張箭再也不敢濫殺生靈了。張二毛因為張大毛不計前嫌,救了自己兒子,後來兄弟倆終于和好如初了。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