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仁宗嘉祐年間,濟州有個靠打魚為生的小夥子,名喚陳寶。其父靠捕魚為生,勤勞樸實,從小就給他取了個乳名叫寶,長大後自然就成為了他的名字。
陳寶在如此家庭中長大,沒學別的手藝,由于從小就跟著父親在河邊捕魚,練就了鳧水和撒網的本領。
他打小時候就聰明,善于總結和思考,別人白天捕魚,他晚上捕魚。
白天人太多,魚受到驚嚇後會遠遠逃開。晚上安靜,更加容易捕撈,他因此養成了晝伏夜出的習慣。
也正是這一習慣,使他遇到了兩件事,這兩件事,都直接影響了他的命運。
Ⅰ:深夜裡陳寶捕魚,黎明時燕兒落難
陳寶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人,沒有能力供陳寶讀書,書中道理,也無從得知。
可陳父和母親李氏都有著一個最簡單的人生觀,那就是為人一世,需要善良和正直。他們直接影響了陳寶,一天天長大的他也養成了善良、熱情、正直的秉性。
陳寶家窮,可至孝,父母沒有給他優越的生活。但這世間大多都是普通人,他不過是普通人中的一個,父親也是,憑什麼就一定要他給自己優越生活?
兒子如此,讓陳父和李氏感覺欣慰,一家三口,日子平凡卻也其樂融融。
隨著陳寶一天天長大,母親李氏開始發愁,整日裡愁容滿面。她的愁,由兒子娶媳婦而生。
陳寶已經十八歲,可娶媳婦這種事仿佛還是鏡中月,水中花,當母親的能不著急嗎?
但這種事並不是著急就能有,陳寶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以家裡的條件,想要娶妻有點困難,家中積攢,不過幾十錢,人家嫁過來幹什麼?受苦嗎?
母親和父親著急,甚至是愧疚,這都讓他惶恐不安,時常安慰李氏,只說緣分沒到,緣分一來,想避也避不開。
李氏知道兒子是安慰自己,是為了寬自己的心,焦慮和期盼之心稍減,每日在心裡祈禱,盼著有姑娘看上自己家兒子,組成一個家。
陳寶不像父母那樣著急,更沒有對生活失去熱情,消極頹廢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仍然每日夜間出去捕魚,像是個沒心沒肺之人。
這一日,他吃過晚飯後扛著漁網出發,不料剛到村口,遇到了三個醉熏熏的人。
此三人陳寶都認識,最前的是村中張員外唯一的兒子張有義,後面兩個則是他的隨從。
張員外家境殷實,四十五歲上才有了張有義,而且是家中下輩唯一男丁,嬌慣溺愛,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因此,給張有義養出了囂張跋扈、蠻不講理的性子,一身的戾氣,不事生產,四腳不勤,五穀不分,生平有兩好。
一好色,二好賭博。
今日,張有義帶著兩個隨從在城裡跟人賭博,不料卻大輸,心情惡劣的他帶著兩個隨從吃了不少酒,此時雖然回轉,可心裡還憋著一股邪火。
見到陳寶從村中出來,張有義一肩膀撞在了陳寶身上。
陳寶知道張有義蠻橫,就陪著笑想要過去,不料卻被張有義一把拉住,讓他賠錢。
陳寶愕然看著他,是他撞了自己,還要自己賠錢?再說了,撞一下又撞不壞,賠什麼錢?
張有義指著他破口大駡:「算你今天倒楣,少爺我今天心情不好,給我打!」
他一聲令下,夥同兩個隨從開始痛打陳寶。
陳寶身體健壯,況且張有義三個人都喝了酒,站都站不穩,他要還手,會把他們三個打壞。
但陳寶想得明白,自己不能還手,一旦還手,張有義會如同狗皮膏藥似的粘上自己,到那個時候,自己休想再去捕魚。
他咬牙硬扛,張有義他們打過人後,哈哈大笑著揚長而去。陳寶從地上爬了起來,默默拿起漁網,接著向河邊而去。
張有義如此囂張,早晚會吃大虧,如果不是他爹張員外,他怕早被人打死了。
這般想著,到了河邊的他開始撒網捕魚。
一直到天將亮時,他準備收網回家。
撒網其實是件非常累人的活,就算是年輕人,能連撒一晚上的也少之又少,此時的陳寶又累又餓,欲要趕緊收拾了漁獲回去。
不料剛收拾好,扛著漁網和魚上路,卻見路旁草叢中躺著一個人。
此人身穿紅衣裙,一頭秀髮垂在旁邊,還是個姑娘。
他心中驚訝,這姑娘是何時暈倒在路旁的?一個姑娘家,又為什麼會暈倒在路旁?
這種事既然讓他碰上,自然不會一走了之,萬一人家姑娘落難,他得出手幫助。
他將東西放下,蹲在姑娘身邊開始呼喚。
「姑娘,這位姑娘,快醒醒。」
連著呼喚一陣,姑娘悠悠醒來,看到蹲著的陳寶,姑娘一雙大眼睛裡全是恐懼。
「姑娘休要害怕,我在河中捕魚,見姑娘臥倒路旁且昏迷不醒,這才會出言呼喚。你是誰家姑娘,為什麼會暈倒在路邊?」
他一連問了好幾句,姑娘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盯著他放在地上的魚咽口水。
看樣子,這姑娘還餓壞了,可看她衣服不像是窮人能穿的,而且魚是生的,可不能亂吞。
「姑娘,你家在哪裡?要我送你回去嗎?」
不管他怎麼問,人家姑娘一言不發,這讓他很是無奈。
「這位姑娘,我就是這附近村裡的,看你餓得緊,你可以先跟我回家吃點東西,待到有力氣了再說好不好?」
姑娘聽後,慢慢站了起來,跟在他身後進村而去。
村裡早起的人不少,見陳寶夜間去捕魚,卻帶回個大姑娘,這些人都非常驚訝,圍過來問東問西,嚇得姑娘直欲躲閃。
陳寶怕嚇著姑娘,也不回答眾人的話,帶著姑娘匆匆進家。
李氏和陳父見兒子大清早帶回個姑娘,心中驚訝又恐懼。
陳寶怕父母擔心,趕緊把事情的緣由說了一下。
他夜間去捕魚,母親都會早早做好飯,因為捕魚太累,當娘的心疼兒子。
這下正好,家中有現成的熱食,李氏給姑娘端來,姑娘也顧不上禮儀,狼吞虎嚥吃了起來。
姑娘把食物吃完,這才對陳寶行了一禮:「多謝公子搭救。」
陳寶笑了,因為姑娘終于說話。可同時,他還有太多疑惑。
Ⅱ:道原委燕兒可憐,生邪念有義搶人
這姑娘衣著不像受苦人,卻為何會出現在這裡?並且還暈倒在路旁?她是哪裡人?叫什麼?發生了什麼?
這些都是疑問。
姑娘也非常聰慧,知道不僅是陳寶有疑問,就連他父母也有疑問,自己就主動說了起來。
這姑娘姓孟,叫燕兒,家在離這裡足足有三十裡遠的孟莊村,小時候母親亡故,跟父親相依為命。
前段時間,父親去世,葬了父親後,一個一直打她主意的人開始行動。
這個人叫連朝貴,是個生意人,已經五十多歲。此人覬覦燕兒美色不是一天半天,早在一年前,他無意看到了燕兒,從此就糾纏不休。
如今燕兒父親去世,只剩下她一個人,連朝貴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先是去燕兒家,說燕兒父親欠他錢,如今父親去世,這錢得當女兒的還。
燕兒哪裡有錢?況且似連朝貴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借錢給自己的父親?他分明在胡說八道。
可連朝貴有證據,是一張借據,燕兒無可奈何,遇到這種事,她無計可施。
正在她發愁時,連朝貴派一個婆子來到她家,告訴她說連朝貴看她一個女孩子家不容易,大概也還不上錢,所以人家不準備讓她還了,不過需要她去連家。去了後,連朝貴當著她的面將借據燒掉,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任何一個人都知道這裡面可能有貓膩,可燕兒心中存著僥倖,就跟著婆子而去。
待到了連朝貴家,卻被強行換上紅色衣裙,既然沒錢還,連朝貴要納她為妾,以此來頂賬。
可憐的燕兒驚恐異常,趁著連朝貴跟人喝酒慶祝的機會跳窗逃出,害怕被追到,她也不分辨方向,一口氣跑了一夜,到了此處再支撐不住,一頭栽倒在了路旁,再醒來就看到了陳寶。
聽了姑娘的遭遇,陳寶氣得直拍膝蓋,人家一個姑娘家,父親剛剛去世,正是傷心之際,這連朝貴卻趁人之危,用計誑人。把人騙到家後,想要強納為妾,真是豈有此理!
李氏眼窩子淺,聽著姑娘訴說,眼中已經有淚流出,拉著姑娘的手,嘴裡不住安慰:「可憐的孩子,可憐的孩子!」
陳寶看了看父親,父親歎了口氣。他歲數大了,知道這種事最好不管,因為那連朝貴既然能使出這樣的計,說明有一定的實力,他的目的沒有達到,還跑了這姑娘,又豈能善罷甘休?
所以,連朝貴一定會派人尋找。陳寶夜間捕魚,早上卻帶著個姑娘回家,這件事被村裡不少人看到,一定會當成奇事傳出去,三十裡說近不近,說遠卻也不遠,萬一傳到連朝貴耳朵裡,他們家怕是會惹上麻煩。
他心中想得明白,可要說把姑娘趕走,他還真做不出這種事,只能抱著腦袋不說話。
父親心中想到的,陳寶也能想到,不過他對著燕兒說道:「姑娘就住在這裡,休要害怕那連朝貴,我不信他能找到這裡,先避過風頭再說。」
燕兒趕緊道謝,她一個姑娘家,遇到這種事六神無主,卻被陳寶搭救,這家人都善良,她能不感動嗎?
就這麼著,燕兒在陳家住了下來,陳家一家三口都因為姑娘可憐才會收留她,可外人可不這麼看,陳寶在河邊撿到一個姑娘的事很快就傳開了。
說什麼的都有。
有說姑娘是個傻子,也不知道怎麼就走迷了路,卻被陳寶所得。陳寶母親每日為他娶媳婦之事發愁,這下正好,上天給送來個傻媳婦,陳家當然不會放人家走。
甚至有人說,姑娘是個被緝拿的女賊,看陳家人老實,所以假裝可憐住進他家,目的是為了避風頭。
陳寶也聽到了這些話,他不以為意,也不跟眾人解釋,仍然每天干著自己的活。
一晃,燕兒已在陳家住了十來天,她每日跟陳家人一起吃,住則和李氏住在一起。這一家人的善良深深感動了她。她自小沒有母親,和父親相依為命,沒有感受過來自女性長輩的溫柔,李氏細心,使她感覺到了家庭溫暖,
慢慢地,燕兒心態開始發生變化,原本只是想在此處躲避一下,現在她竟不想走了。她家裡再沒有別人,回去也是一個人,就算逃過連朝貴的手掌,後面也要找個人嫁了,而且嫁的人是什麼樣還不知道。
眼前有現成的人,陳寶就不錯,為什麼要費力去找別人呢?
心態一旦產生變化,燕兒開始主動融入這個家,幹些力所能及的活。
她本就是受苦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勤勞,做什麼都有模有樣,李氏非常喜愛她。
陳寶卻不敢向別處想,他是看燕兒可憐才收留,如果有別的想法,那自己就不配為人,人家姑娘落難,他卻趁人之危,這是個爺們兒該幹的事嗎?
但有一點他不得不承認,燕兒的到來,使這個家有了更多的生氣,也多了一層氣氛,他每天忙完都期盼著回家,就算不跟燕兒說話,能見著面就感覺非常激動。
少男動情,少女懷春,本是人之常情,如此同在一起吃飯,兩人互生情愫可半點也不奇怪。
李氏心細,兩個孩子的變化她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如此這般下去,燕兒會成為她家兒媳婦。
他們一家俱都是善良之人,哪裡知道有人在暗中打著主意?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員外之子,囂張跋扈的張有義。
陳寶捕魚撿到一個姑娘,張有義第一天就聽說了,他沒有在意,撿到的姑娘,能有什麼姿色?
可人們越傳越邪,見過燕兒的人都說她非常漂亮,這讓張有義起了好奇心。他就暗中躲著偷看,恰好燕兒和李氏在院裡聊天,他看到後就開始憤怒。
陳寶這個窮小子,憑什麼撿到如此漂亮的姑娘?真是豈有此理,這樣的姑娘該是自己的,不該是陳寶那窮小子的。
張有義看燕兒漂亮,他如百爪撓心,誓要把燕兒得到。
怎麼得到?這個傢夥想到了搶。他打過陳寶,可陳寶不敢反抗,他認為陳寶是個懦弱的人,只要自己去搶,陳家不敢說什麼,而燕兒看自己家境殷實,不愁她不動心。
這一天,陳寶捕魚回來,發現家裡有不少人,張有義在家裡罵罵咧咧,爹倒在地上,兩個婆子架著燕兒,而娘抱著燕兒的腿,不讓兩個婆子帶走她。
「李氏,你趕緊鬆手,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張有義指著地上的李氏叫駡,可李氏不鬆手,這是她認定的兒媳婦,豈能拱手讓人?一旦燕兒被張有義帶走,那後果會是什麼,李氏非常清楚。
張有義一看李氏不公手,他橫勁上來,伸腳便去踢。
可這個時候,就聽一陣急速的跑動聲到來,原來是陳寶扔了漁網,對著張有義直奔而來。
之前受張有義欺負,陳寶都是忍過去。可自己挨打可以,他不能看著張有義打自己娘,也不能看著燕兒被張有義帶走。
他到了張有義身邊,兩手伸出,攔腰就抱住了張有義的腰,張有義被他抱著飛出,重重摔到地上後,陳寶揮拳便打,張有義被打傻了,哭爹叫娘。
陳寶所為,大出他所料,他萬萬沒有想到陳寶會突然爆發,等于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不過,他囂張習慣了,雖然被打哭,心中卻盤算著如何報復。
Ⅲ:深夜時河中交談,劫難過皆大歡喜
陳寶被張有義帶來的人拉開,張有義跳腳叫駡,命令隨從把陳寶打殘時,一個人喊停了這場衝突。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有義的爹。張員外盯著自己兒子,他是個老狐狸,明白兒子不能這樣闖入別人家中搶人又打人,那樣他面子上難看,而且還可能引出別的事。
所以他命令兒子趕緊帶著人滾回家去,張有義不情不願帶著人離開,張員外又讓圍觀的人離開,他卻沒有離開陳寶家。
等眾人走乾淨後,張員外對著陳寶笑,笑得人心裡發毛。
「陳寶啊,你也知道,張家下一輩就有義一個男丁,我都沒有打過他,今天你打了他,如何解決?」
張員外是個表裡不一的人,村裡人都知道,臉上笑嘻嘻,心裡拔刀子。陳寶和父親自然也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但既然事情已經成了這樣,求人也沒用。
「張員外,你兒子闖入我家中搶人,還要打我娘,如何解決?」
張員外被陳寶嗆了個烏眼青,他臉上的笑容卻不變:「這樣吧,既然有義看上了這姑娘,她也不是你們家的人,我出錢,你們把姑娘讓給有義,怎麼樣?」
陳寶差點被氣笑,這樣無恥的話都說得出來?
可沒等他說話,燕兒卻說道:「誰說我不是他家的人?我是陳寶妻子,豈能再跟別人?」
她這話一出,張員外發愣,陳寶一家人都呆住了。
「好,好,好得很!」
張員外想了半天後拂袖而去,臨走留下一句狠話。
燕兒的話讓李氏非常高興,陳寶卻撓頭蹲在一邊,不敢抬頭看人家姑娘。
「娘的傻兒子啊,你還等人家姑娘主動跟你說嗎?」
李氏氣得想打兒子,陳寶卻更加害羞,直接扛著漁網就出去,李氏氣得跺腳:「你剛回來就又要去?你飯還沒吃呢。」
陳寶不回頭的去了,燕兒卻噗嗤樂了,陳寶怕羞,也是正常,如果不是被逼得沒法,她也不會說出那種話。
李氏開心拉著燕兒進屋,外面的陳父卻十分發愁。連朝貴那邊也不知道有沒有放棄,現在又多了一個張有義,他們家怕是惹上大麻煩了。
陳寶幹嘛去了?他跑到河邊去了。
人家燕兒的話讓他不知所措,小夥子非常興奮,到了河邊也不是捕魚,而是躺在草叢中胡思亂想。他本來就撒了一晚上的網,非常累,此時陽光出來,他不覺便睡了過去。
這一覺一直睡了一天,待到醒來已經是夜間,他夢到自己同燕兒成婚,還有了幾個孩子。小夥子的興奮勁又上來了,身上全是力量,也不覺得餓,不如再抓一晚上魚,萬一能賣點錢呢?
想到這裡,他提著網就欲起身,但這時候卻聽到河裡有人嘀嘀咕咕說話。
此時已經是半夜,河中卻有人小聲交談,換成別人定會嚇壞。陳寶卻不害怕,他自小在河邊長大,對這條河非常熟悉,明白害怕都是自己嚇自己。
「這鬼天氣,實在太熱了,還是泡在水裡舒服。」
「趕緊洗洗,趁著夜間找到陳家,把咱們的事幹完後就把燕兒帶走。」
冷不丁聽到燕兒的名字,這讓陳寶非常驚訝,他趕緊把漁網丟下,趴在草叢中看。
河裡面有五六個人正在交談。
「可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個陳寶家住在什麼地方,怎麼找?」
「就那麼大點個村子,還怕找不到?」
陳寶算是明白了,這應該是連朝貴的人找來了。他們一定是聽說了自己捕魚撿到姑娘的事,所以就派人找來。聽這些人的口氣,連朝貴似乎要讓他們殺人後搶走燕兒,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家在哪裡。
「誰?」
他想得入神,不覺發出了動靜,河中人聽到後起了警覺。
陳寶趕緊思考,河中的人全都上了岸,他卻猛站了起來,手伸在鼻子裡不住摳動,對著這幫人嘿嘿笑。
這幫人一看,他白天在草叢中睡了一天,頭髮上全是草,看著像是個傻子。
「原來是個傻子!」
這些人放下心來,陳寶一副憨傻的樣子走向這些人,嘴裡不住向下流口水。
「哎,傻子,你可知道陳寶家?」
有人對著他發問,而他等的就是這句話,他不協調點了點頭,這幫人卻大喜,說給他一文錢,讓他帶路。
他假裝非常高興接受了這個條件,帶著這幫人奔村裡而去。
進村後,直接把這些人領到了張員外家門前。這些人有些疑惑,不說是個捕魚的嗎?為什麼宅子這麼大?
轉念一想,也許聽到了傳說有誤,這話傳來傳去就傳歪了,不如進去看看。
這幾個人也不管外面的陳寶,他們依次翻牆進入張家。沒過一會兒,裡面就傳出叫喊和打鬥,外面的陳寶卻轉身離開。
打鬥持續了好一陣,張有義身死,張員外被打瞎了一隻眼,而來的那幫人中,有兩人被打死,剩下的全都被活捉。
張家讓人報了官,等兵丁到來一問,這幫人被連朝貴指派尋找燕兒,連朝貴是背後主謀。
兵丁們馬上派人去抓連朝貴,等到下午時,連朝貴被帶了過來,有人指認他,他否認也否認不了,這個五十多歲的人,一門心思想想搶人家姑娘,結果把自己送進了監牢。
而張家也可謂是損失慘重。
那幫人說是有個傻子將他們帶入張家,並且指認了人群中看熱鬧的陳寶。陳寶否認,因為他不是個傻子。
一眾人夜入張員外家,還行了殺人之事,自然會受到嚴懲。而張員外家就此斷根,張員外受此打擊,還瞎了一隻眼,活活氣病,不出多久就會死去。
至于陳寶卻沒有追究,回家後,陳寶便和燕兒成婚,一時傳為美談。
婚後,燕兒和陳寶夫妻恩愛,來年便添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燕兒賢慧,對公婆孝敬。陳寶勤勞持家,一家人生活和美,雖然平凡,卻每日歡聲笑語,羨煞旁人!
黑嫂說:陳寶和燕兒這緣分,使人愕然,陳寶不過是捕魚,卻遇到了暈倒的燕兒,帶回家中後,燕兒動心,最終兩人成婚,組成了一個家。
這難道不巧合嗎 ?
可是,這裡面還有太多波折,陳寶看燕兒落難心中不忍,這才會帶回家中。
得知燕兒遭遇後,他沒有害怕被人報復,而是讓燕兒住下,這才有了後面的一切,這不是戲劇性,這是擔當和勇敢,更是善良和正直。
反觀連朝貴和張有義,甚至是張員外。這些人,連朝貴趁人之危,想要強納燕兒為妾,燕兒剛烈,跳窗而逃,連朝貴竟還不甘休,聽說落腳點後,找人來行兇,甚至不惜殺人。
他最終的結果,純粹是咎由自取。
張有義可惡,看中就想得到,其實和連朝貴是一類人,他被連朝貴帶來的人打死,也是咎由自取。
張員外看似無辜,實際半點也不無辜,他嬌慣兒子,使兒子為所欲為,更荒唐的是,竟然想幫兒子搶人,臨走還發下狠話。
他如果管教兒子,如果不說那些狠話,以陳寶之善良,又怎麼會把連朝貴的人帶到他家中?
陳寶的善良和正直,使他得到了一個溫暖的家。連朝貴和張有義等人的跋扈,使他們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好和壞,終會在某個時候都還回來,您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