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亂世,群雄逐鹿。在生靈塗炭的同時,也造就了燦若繁星的三國名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名將和勇將、勇將、猛將是有些許差異的,名將未必兇猛,猛將也未必能笑到最後百戰成名,比如我們熟知的東吳周郎,羽扇綸巾瀟灑飄逸,如果他也像張飛一樣豹頭環眼,那麼畫風就不對了。
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就是三國有名的五位猛將,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比較囂張。如果囂張不需要資本和代價,怎麼囂張都沒事,可是兩軍陣前開不得玩笑,囂張過頭就會丟頭,本文盤點的五位三國囂張猛將,既不包括「饑渴潘鳳」,也不包括「零陵上將邢道榮」——他們的實力不足掛齒,說他們是猛將,還不如將其稱為跳樑小丑。
很多人都說三國最囂張的猛將是關羽,因為在呂布掛掉後,關羽看誰都像插標賣首者,而關羽囂張的結果,就是大意失荊州、淒涼走麥城,最後在天上大喊「還我頭來」,要不是普淨禪師一言開解,關羽還在玉泉山喋喋不休呢。
關羽是很多人尊敬的武聖人,而且此公喜讀春秋左傳,頗有儒將風范,為了尊敬起見,咱們今天說的三國五位囂張猛將,就不將關老爺名列其中了。
有實力的囂張是勇氣和自信的體現,這其中人狠話不多的許褚許仲康,應該算是其中一位,一向勇悍的馬超馬孟起,也不會表示反對,因為他在虎牢關確實是被囂張的許褚嚇了一大跳: 「見操背後一人,睜圓怪眼,手提鋼刀,勒馬而立。超疑是 許褚,乃揚鞭問曰:「聞汝軍中有虎侯,安在哉?」許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譙郡許褚 也!」目射神光,威風抖擻。超不敢動。」
馬超已經夠囂張的了,但是在吹鬍子瞪眼的許褚面前,根本就囂張不起來,他灰頭土臉地撤回軍營,又被許褚派人追過來打臉: 「使人下戰書,說虎侯單搦馬超來日決戰。」
馬超終于忍無可忍,半天才說出一句很委屈很憋屈但不是很強硬的話: 「何敢如此相欺耶!」
敢上門欺負馬超,許褚的囂張,絕對夠看半個月的了,而許褚的囂張是一以貫之的,在加入曹操陣營前,他倒曳雙牛之後,還曾對典韋發狠話: 「黃巾數百騎,盡被我擒在塢內!你若贏得手中寶刀, 我便獻出!」
典韋跟許褚打了整整一天也不分勝負,最後還是曹操挖了一個大坑,這才抓住了這頭囂張老虎。
在三國名將中,既不怕呂布也不怕張飛的人不多,但許褚卻曾主動跟呂布張飛單挑,單挑呂布二十回合不敗,單挑張飛,因為醉酒而吃了大虧,但總體來說,許褚的囂張,還是在用實力說話,並不屬于沒事找抽型。
許褚能跟馬超大戰二百回合不敗,但是卻被張飛在數回合之內挑落馬下,要說囂張,還是張飛張三爺更有資本——三國名將上千,有誰敢當面叫呂布的綽號?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三姓家奴」這個綽號,原本就是張三爺最先叫開的,所以呂布才被氣得口歪眼斜: 「環眼賊,你累次藐視我!」
張飛和呂布互起綽號,這就是平等的對手才會這麼幹,如果讓張飛給紀靈起綽號、讓呂布給武安國起綽號,這二位還真不屑一顧。
提起武安國,讀者諸君肯定會想起那個「大斧饑渴難耐」的上將潘鳳,並將其列為「囂張猛將」,但事實上那句話是某導演讓他說的,跟「劉三刀」一樣,純屬虛構,潘鳳在汜水關前還沒來得及囂張,就丟了腦袋: 「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不多時, 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潘鳳並沒有表示自己的大斧餓了,零陵上將邢道榮也沒說劉備要招他做女婿(劉備的兩個女兒早在長阪坡之戰中被曹純搶去了),邢道榮「力敵萬人」是零陵太守劉度的兒子劉賢說的,邢道榮見了張飛和趙雲,都表現得很低調、很乖巧: 「只見一將挺矛躍馬,大喝一聲,直取道榮,乃張翼德也。道榮輪大斧來迎,戰不數合,氣力不加,撥馬便走。前面一員大將,攔住去路,大叫:「認得常山趙子龍否!」道榮料敵不過,又無處奔走,只得下馬請降。」
在關羽張飛趙雲面前,潘鳳和邢道榮根本就囂張不起來,真正像許褚張飛一樣囂張的,是另外三位名將,其中表現比較突出的,是馬超馬孟起。
馬超雖然在潼關渭水曾被許褚嚇退,但他的傲氣並沒有消散,在葭萌關前,他又囂張了起來: 「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翼德麼!’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馬超這種囂張,一點意思都沒有:你家世代公侯,人家劉備還是漢室宗親呢;你家才出了幾個侯爺,袁紹四世三公,不還是被滅了?
馬超和張飛打出火氣,一個大叫「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一個發誓「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結果劉備一鳴金,這倆人就都消停了:張飛是不得不聽軍令,你馬超自己說得算,咋不接著打了?
放狠話誰都會,但是說完狠話被打臉的,還真不止馬超一個,老將黃忠在長沙城內,也曾十分囂張: 「憑某這口刀,這張弓,一千個來,一千個死!」
見了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的名將關羽,黃忠還覺得很不可思議: 「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
黃忠的囂張,氣得關羽眉毛都立起來了,說話也變得很不客氣: 「特來取汝首級!」
關羽沒取下黃忠首級,黃忠也沒守住長沙,但是他們都可以為自己辯解,而且辯解的理由也不能說不充分,但是囂張對囂張,笑到最後的無疑是關羽,而黃忠卻只能躲在家裡蒙著腦袋抽泣。
咱們已經說了四位囂張名將,五虎上將占了三個名額,如果不從東吳找一位,那就有點不公平了,所以這第五個名額,咱們還是送給東萊太史慈吧——太史慈酣戰小霸王,那可是三國正史與演義都大書特書的單挑惡鬥。
太史慈的槍法箭術,正史中也有記載,但咱們今天還是用演義來說話,因為演義中的太史慈更囂張,他早就把江東小霸王視作手到擒來的囊中之物了: 「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
面對敵方十三員大將,太史慈絲毫不怵: 「哪個是孫策?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
太史慈的囂張,把孫策也氣樂了: 「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
太史慈從未想過自己打不贏孫策,他一邊打一邊琢磨活捉了孫策後該怎麼把俘虜帶回去: 「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沒尋處,方好下手。」
如果孫策知道太史慈在想些什麼,肯定會氣得鬍子亂飛:「在我江東小霸王面前囂張,你長了三頭六臂不成?」
太史慈並沒有三頭六臂,但他「猿臂善射」卻是童叟無欺,所以細想起來,太史慈也真有囂張的資本,要沒有人攪合,他跟孫策誰抓了誰,還真不好說。
三國五大囂張猛將盤點完了,筆者認為這五個人都有囂張的資本,跟他們同樣囂張的三國名將,可能五十個都打不住,至于另外的幾十人,誰有囂張的資格,那就有勞讀者諸君慧眼明鑒了——有人說趙雲和龐德更囂張,大家認為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