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四年(西元199年)五,六月間。當時劉備在曹操部下。前不久,劉備得到了漢獻帝的衣帶詔,要他征討曹操。曹操也曾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清楚,曹操對他有戒心,必須儘早離開。
恰好,先在淮南稱帝的袁術混不下去了,要來冀州投奔袁紹,劉備便向獻帝和曹操請求去征討袁術。得到允許後,曹操便撥給了劉備五萬兵馬,並派了二位將軍朱靈、路昭(實為監軍)同去。在徐州,劉備擊敗了袁術,但是同時也除掉了原先的徐州刺史車胄,而且還把礙眼的朱靈、路昭二人給打發回了許都,而將兵馬留了下來。這些兵馬都歸了劉備。
這整個過程看下來就讓人有些不懂,這些人本來屬于曹操,可他們卻心甘情願跟著劉備一起奮鬥,甚至還會除掉同樣是曹將的車胄。
曹操一向治軍很嚴,他手下的士兵卻幹出了「窩裡鬥」的事情,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其實這怪不了那些士兵。因為當時曹操雖然大權在握,但他畢竟還是臣子;而漢獻帝到底是皇帝,劉備又是獻帝正式委任的將軍,因此他是「持證上崗」的合法大將。
那些士兵看到劉備有將軍印,因此只用服從命令就行了。無論老大是劉備還是曹操,他們總歸是獻帝的臣子,而這些士兵算是漢軍,所以他們跟著劉備也就沒有半點異心了。
那麼後來這些曹兵的結局如何呢?
後來這些人大多數又投降了曹操。劉備除掉了車胄後,曹操就一直憋著找劉備算帳,隨後他真的直接出動了20萬人攻徐州地區。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劉備就決定去給曹操一個下馬威,他與張飛帶著收編的曹兵就去偷襲曹操,可是他們沒能成功還被別人「反坑」了。
張飛領著人就去攻擊曹操,結果人家早就設下了埋伏,張三爺輸得老慘了。然後他的手下本就是曹兵,所以那些士卒也沒有拼命抵抗,都直接投降了。
後來趕到的劉備也步了張飛的後塵。當玄德領著兵沖到了曹營,他的那些手下也中了敵人埋伏,隨後被夏侯兄弟打得四散奔逃。再然後劉備兄弟拼命往外突圍才衝開條生路逃了出去。然而他的身邊只有30人跟著,其他人不是被除掉就是投降了。那麼這個時候的劉備手下曹兵為何沒有像對付車胄時那樣賣力呢?原來兩次的實際情況不一樣。
關羽除掉車胄時,劉備一方實力占優:劉備有5萬人,車胄只領了1千人出城迎敵。而劉備、張飛前去偷襲曹軍時,曹操有20萬人,雙方力量不對等。此外,曹操已經把「籠子」設置好了,只等著劉、張2人來自投羅網,劉軍處境很被動。
因此,劉備、張飛慘敗後,那些曹兵出于求生的本能就馬上投降對手了。他們本就是曹操舊部,面對故主戰心全無,加上一輸就不願意拼命了。所以一切就說得通了。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曾在當陽把劉備揍得只剩下了一些殘兵敗將而逃,但當時沒有一個人投降曹操,由此可見劉備的治軍能力。如果那個時期的曹兵是劉備的嫡系士兵,那麼這些很可能就不會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