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將、猛將和ㄕㄚ神
倘若問三國名將誰排第一,恐怕人們都會脫口而出,是呂布。所謂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一個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就奠定了他不可撼動的地位。
當然這僅僅是基于《三國演義》,至于三國正史則必是關羽,一個「威震華夏」,便封印了名將的終極高度,自關羽之後,還有誰能達到這種名將效果?沒了!
那麼誰是三國第一猛將呢?須知,猛將不等于名將,但名將必包括猛將。也就是說,猛將只強調勇猛兩字,而勇猛則是名將必備的素質。但真正的名將,卻又不能只依靠勇猛,更需韜略計謀。故而三國第一猛將的人選,可就多了。
第一個被提名的猛將必是張飛。《三國演義》中唯一的一位,敢追著呂布進行單挑的人,以至于到了後來,呂布都明顯有些怵頭張飛了。在當陽橋上,張飛更是橫矛怒吼,嚇得曹魏九位名將不敢上前。
第二個被提名的,應是典韋或者許褚,這哥倆了。總之三國第一猛將的爭奪,遠比名將要激烈。呼聲最高的是張飛、典韋和許褚這三人。不過東吳的太史慈和孫策,還有三國後期的文鴦,也呼聲相當高。
其中尤其是文鴦,夜襲司馬師大營,把司馬師的眼珠子給嚇得掉出眼眶(當時患有眼疾),後來便因此而死!隨後面對八千追兵,文鴦單騎來回衝鋒了七次,無人可敵,最終只能看著文鴦從容而去,等于又上演了一次長阪坡之戰。
那麼現在問一聲,三國第一ㄕㄚ神是誰?恐怕人們都會有些懵,何為ㄕㄚ神?
最簡單的解釋便是,除掉敵將如探囊取物,而且數量還必須要多,以至于誰見了誰都怕,不敢輕易過去單挑。而詩意點的解釋便是, ㄕㄚ神者,人狠話不多,手起之時寒光閃,揮手而去人頭落。
二、誰是三國第一ㄕㄚ神
所以,能被稱之為ㄕㄚ神的人,如俠客更似ㄕㄚ手,從來看不到他自吹自擂,但一提他的名字,卻聞之而膽寒,別管名將還是猛將,都不願意跟他單挑,甚至還要躲著走。那麼《三國演義》中,有這樣的ㄕㄚ神嗎?當然有!
不過首先要排除的便是呂布,沒人否認呂布厲害,但他的氣質和戰績,卻不符合ㄕㄚ神的定義。雖有虎牢關之戰,還有單挑曹魏六大猛將之戰,但被呂布除掉的敵將數量卻不多。甚至還形成了「集體對付呂布最光榮」的演義現象——這哪裡是ㄕㄚ神,分明成了「經驗包」。
那麼關羽和張飛呢?這哥倆有足夠的威懾力,同時也都是狠人。可惜關羽嘴皮子太碎,還沒開打呢就開始嚷嚷:汝比顏良文醜若何?壞了,他一句話過後,非但毫無ㄕㄚ神氣質,反而最後也跟呂布一樣,淪為了「經驗包」,那些有追求的名將,都以擊敗關羽為目標,如龐德等人。
至于張飛,他是典型的猛將,越是危險度高的戰鬥,他就越來勁,把「狹路相逢勇者勝」,詮釋得淋漓盡致,這種類型的戰將,就註定了跟ㄕㄚ神無緣。
那麼馬超如何?所謂,一部《三國演義》,前表呂布,後道馬超!可惜馬超在戰績方面卻是重災區。馬超跟許褚和張飛的兩次單挑,是他的封神之戰,但同時也把他自己給封印住了,此後還有啥表現?沒了,完全淪為吃瓜群眾角色。
其實,筆者一直認為,《三國演義》中的馬超、典韋、許褚,還有後期的文鴦等大將,都屬于流星現象——突然出現,靠一次或兩次驚人的大戰而一舉成名,仿佛能亮瞎所有人的雙眼。但隨後卻是死得死了,或是出現了吐槽點,如許褚被張飛一槍幹下馬。馬超更過分,乾脆消失不見了。
而關羽、張飛、趙雲、張遼等人卻如恒星,自出場後便一直閃耀著光芒,無非是在某個時間點被各類「流星」奪些光彩,可很快就又復原。所以,若論三國第一ㄕㄚ神,首推趙雲,趙子龍!
三、三國ㄕㄚ神趙子龍
ㄕㄚ神,從來都是不出手則已,出手則秒見勝負。而趙雲在《三國演義》中,便完美展現出了這一特點。
首先看趙雲的出場秀,咱看下原文: 麴義引軍直沖到後軍,正撞著趙雲,挺槍躍馬,直取麴義。戰不數合,一槍刺麴義于馬下。趙雲一騎馬飛入紹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公孫瓚引軍ㄕㄚ回,紹軍大敗。
為何許多人都喜歡把趙雲,定位在所謂的「保鏢」位置?出場秀體現出了趙雲的「ㄕㄚ神」特點。而這種ㄕㄚ神,卻恰好又是保鏢的最佳人選罷了。
麴義是袁紹手下數一數二的名將。在《三國演義》中,低于顏良和文醜,卻妥妥在張郃、高覽之上。哪料卻在趙雲面前,數合之後,就被一槍解決。
隨後便是趙雲單騎闖關,如入無人之境。能達到這效果,只有一種解釋,作戰效率高得驚人——所謂一槍一個,根本不放空槍,造成了敵兵敵將剛上前,就去領了便當。這不是ㄕㄚ神是啥?
此後的「穰山救主」,趙雲這ㄕㄚ神特點,同樣展現的非常清楚,一槍又刺高覽于馬下。河北五大名將中,顏良和文醜被關羽除掉了,麴義和高覽則倒在趙雲槍下,只留下了一個張郃了。
隨後就是長阪坡之戰,這一戰就更不用提了,太有名,《三國演義》最後還給趙雲做了個總結,除曹營名將50余位。這可都是趙雲一人一騎幹掉的。這種恐怖表現,若不是ㄕㄚ神,筆者就真不知,何為ㄕㄚ神了。
故而趙雲跟關羽、張飛、張遼等三國名將,最大的不同便是他驚人的效率。關羽跟黃忠大戰過五十多回合,張飛跟馬超大戰一百多回合,總之關羽和張飛,雖能擊敗對方或佔據上風,但秒ㄕㄚ敵將的機率,跟趙雲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如前面所說的麴義、高覽,最多不到數合,甚至是一合不到。還如夷陵之戰中,趙雲接應戰敗的劉備,卻見東吳名將朱然在追擊,于是縱馬過去,「 不一合,一槍刺朱然于馬下,擊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出自《三國演義》)。趙雲的ㄕㄚ神氣質,可謂隨時滿血狀態。
那麼趙雲共幹掉了多少敵將?筆者統計了一下,長阪坡之戰,給了數字是五十餘位,除去長阪坡之戰,則還有: 麴義、裴元紹、高覽、張武、呂曠、淳于導、晏明、鐘縉、鐘紳、邢道榮(無敵搞笑上將)、劉晙、馬漢、慕容烈、焦炳、朱然、韓瑛、韓瓊、韓琪、韓德(韓家父子)、朱贊、蘇顒和金環三結(孟獲手下),大致有22位!
也就是說, 趙雲一生共幹掉敵將最少有七十二位!其中,絕大部分都用了一個詞「 一槍除掉」,能在趙雲手下走數合者,寥寥無幾。所以趙雲在《三國演義》中,簡直如一台,高效的除敵機器,把ㄕㄚ神本色體現的是淋漓盡致。
四、寧惹關羽,不戰趙雲
因此,趙雲給敵將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威懾力,是相當恐怖的。以至于形成了「甯惹關公,不戰趙雲」的現象。
如張郃為何在長阪坡不敢跟趙雲叫板?看下原著咋寫的: (趙雲)槍法如神,如同梨花瑞雪,張郃徐晃見了膽戰心驚,不敢上前交戰。(出自《三國演義》)
而最能說明這一現象的便是徐晃,見了關羽敢拼命,但遇到趙雲是啥反應?咱先看漢中之戰,趙雲救走了黃忠,徐晃等人ㄕㄚ來,卻見趙雲橫槍立馬,立于空營寨前,頓時嚇得不敢上前。
依然是漢中之戰,徐晃不聽副將王平苦勸,非要過漢水。哪料過去後才得知,壞了,對面大將竟然是趙雲,于是徐晃打都不敢打就急忙撤兵,反遭到趙雲追擊大敗而歸。
其實,就是從這一刻起,趙雲從三國第一ㄕㄚ神,便一舉躍升為「三國名將」了。 故而,趙雲最終排在三國24名將榜單的第二位,完全是實至名歸——三國需要威震八方的名將,但更需要一位正氣凜然的孤膽ㄕ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