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夷陵之役是蜀國的轉捩點。當時劉備為了奪回荊州,親率數萬.精.兵.出.征.東吳。而東吳的孫權屢次求和不成,便派出陸遜應.戰。之後陸遜大勝劉備,但奇怪的是,蜀.軍既已大敗,為何陸遜沒有乘勝追擊呢?
從記載來看,東吳確有追擊劉備的行為,但卻是由李異等人率領的小.部.隊而已。那為何陸遜不選擇親自率.大.軍.追擊,甚至直接搗入益州核心呢?
其一:曹魏在北,虎視眈眈
夷陵之役真的只是蜀吳之間的.戰.爭?NONONO!曹丕此時也對此十分之關注啊!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曹魏在聽完彙報之後預言了劉備的失利。而此時的孫權呢?早已上書向曹丕稱臣了,其理由也非常簡單,不想兩面.受.敵。
當曹丕得知了劉備.伐.吳.之時,便早已在暗中準備.軍.力,準備以助孫權.討.伐.劉備的名義南下。陸遜正是因為擔心這一點,所以在夷陵大勝之後,便只派偏.軍.追.擊,自己的注意力早就轉向了北方的曹魏。
其二:入川的地形限制
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個地區就是山高,路遠,林深,這段山路可謂是難以逾越的天塹。而且更何況,蜀國仍舊有相當一部分.軍.隊.留守後方。如果東吳進.軍.巴蜀,這些對蜀地情況熟悉,善於山.地.作.戰.的士.兵,必然會給東吳.軍.隊.留下一個難忘的教訓。到時能不能退出來也是個巨大的疑問。
北有曹魏,入川又困難!那此時的陸遜必然不會冒險深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