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中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讓人印象深刻,正史中也是如此嗎?史學家:馬謖其實逃跑了

諸葛村夫 2021/09/10 檢舉 我要評論

古往今來,「馬謖紙上談兵無才能,諸葛忍痛揮淚斬馬謖」似乎已成為定論,圍繞這個故事,三國迷們最常討論的問題大都是:馬謖到底做錯了什麼才會失街亭?諸葛亮到底為何會用馬謖?街亭之失到底是誰的責任?諸葛亮到底該不該斬馬謖?等等…… 然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可能這「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都是假的,大家都被《三國演義》和在《三國演義》基礎上演化出的文藝作品給騙了,失街亭之後,諸葛亮壓根沒能斬到馬謖,因為根據可靠史料記載,馬謖這廝戰敗之後就逃跑了……

揮淚斬馬謖

揮淚斬馬謖是發生在街亭之戰後的故事。當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命趙雲出兵箕谷,吸引魏軍主力,自己親率大軍進攻隴右,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隴右五郡直接投降了三郡。諸葛亮的行動震驚了曹魏眾人,于是魏國派司馬懿快速領兵來援,得知魏軍援兵到來,諸葛亮準備命人去街亭防守,阻擋魏軍的進攻步伐。

在防守街亭的人選上,按理說魏延最合適,畢竟他身經百戰,能力受到大家的認可,但是諸葛亮卻出人意料的選擇了馬謖,讓馬謖擔任防守街亭之責,而讓魏延去打輔助,令人驚訝。事實上,這就是諸葛亮在有意提拔馬謖,準備讓馬謖獲取此次戰功,之後順理成章的將馬謖提拔起來。結果馬謖這人,空有謀略,卻無實戰經驗,枉費了諸葛亮的一片好心!

在守衛街亭時,馬謖不僅不當道下寨,佔據水源,反而去跑到山上紮營,最終被魏軍截斷水源,打得大敗!街亭一破,諸葛亮的後路就遭到了威脅,所以他只能放棄之前的戰果,下令全軍撤退,就這樣,原本形勢大好的第一次北伐,就這麼失敗了。

撤回蜀地後,諸葛亮開始調查街亭失守的責任,並從眾將口中瞭解到了此戰的來龍去脈,發現主要責任在馬謖,于是為了給眾人一個交代,諸葛亮選擇了就地除掉馬謖。

因為馬謖丟失了街亭,導致北伐失敗,所以諸葛亮揮淚將其除掉。然而這畢竟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小說總歸和正史有所不同,那麼在正史中,馬謖的離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實上,在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揮淚斬馬謖!演義中,馬謖帶著潰兵回到了諸葛亮身邊,但是在正史中,馬謖其實並沒有帶兵回到諸葛亮身邊,而是直接臨陣脫逃了!甚至于說,他在逃亡後,並沒有主動回到諸葛亮身邊,向諸葛亮認錯,而是直接藏起來了!

《三國志》: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在三國志關于向朗的一段記載中,說「謖逃亡,朗知情不舉」,這其實就是說馬謖在街亭戰敗後,並沒有想著收攏潰兵,承擔主將的責任,而是直接逃跑了,這一點,從諸葛亮對王平的提拔就可以看出,因為當時收攏潰兵之人乃是王平!之後向朗知情不舉,意思就是說馬謖跑了之後,並沒有去向諸葛亮請罪,而是躲起來了,想要躲避責任,向朗知道馬謖的情況卻並沒有向諸葛亮彙報,所以向朗也因此遭到牽連,被貶官了。

除了這段記載,三國志中還有另外一段記載,馬謖被抓獲後,在獄中曾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其實就是托孤,希望諸葛亮幫忙照顧馬謖的家人。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在馬謖被關到監獄後,其實諸葛亮並沒有來見他,要不然他沒必要寫信給諸葛亮,直接當著諸葛亮的面交代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其實演義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情節是完全虛構的!馬謖敗逃後,由于他躲避了起來,拒絕承擔責任,所以諸葛亮一直沒有見他,而是直接將他關進了監獄!既然兩人沒有見面,自然也就不會有「揮淚斬馬謖」的情節了!

事實上,行軍作戰,哪裡有百分百全勝的!打仗嘛,總是有風險,古人雲勝敗乃兵家常事,馬謖戰敗並非什麼不可饒恕之事,不少名將也有戰敗的經歷,重點是馬謖這個人沒有擔當,戰敗後竟然逃了,而且躲起來不去向諸葛亮主動承認錯誤,這就是他的問題了!這要是還不懲處,以後如何治軍?

結語

正史上,丟失街亭後,馬謖其實並沒有被諸葛亮「揮淚斬ㄕㄚ」,而是逃跑了。因為自街亭戰敗後,馬謖毫無擔當,拋棄袍澤,直接逃跑,隱匿蹤跡,這讓諸葛亮非常憤怒。所以說,諸葛亮只是下令將其除掉,並沒有「揮淚斬ㄕㄚ」!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三國志》)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