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備率軍入川,諸葛亮、關羽守荊州,在後來龐統戰厶落鳳坡,劉備請諸葛亮入川協助作.戰。這個時候,劉備諸葛亮果斷選擇了讓關羽鎮守荊州,只可惜後來關羽擅自出兵致使荊州失陷。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劉備為何不選擇趙雲鎮守荊州,偏偏選擇了關羽?以下依據相關資料簡要分析。
首先趙雲是個遵紀守法的將領,沒有接到命令前不會擅自用兵。關羽大意失荊州,最主要的原因是率軍北.伐,無視東吳危機,而且並沒有通知劉備,或者向劉備制定作.戰計畫。
關羽這樣做有以下原因,其一關羽向來自大,傲世天下,並且認為,東吳沒有得力的將領不敢偷襲,而呂蒙更是向關羽示好,再加上孫劉聯盟,關羽被蒙蔽了,而且劉備曾說讓關羽自行處理荊州一切事務。
換成趙雲,趙雲能做的好嗎?大家見過趙雲獨立處理軍.政要務嗎?大家見過趙雲運籌帷幄中,決策千里之外嗎?大家見過趙雲調兵遣將,統.兵作.戰嗎?說實話還真沒見過。再仔細想想《三國演義》裡,哪怕歷史上的趙雲守過幾次城池?
所以換成趙雲守未必會有關羽好。趙雲作為一個武將,是否具備帥才或者將才的資格也絕對不是我們這些普通讀者可以評測的。也不能因為趙雲沉穩完美,就認為趙雲具有帥才和將才,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同樣還是那個道理,在蜀漢時期,趙雲一直在牙門將軍和翊軍將軍這樣職位上。這些職位都是留守後方的,雖然責任重大,但是很難立功。所以他雖然跟隨劉備也很早,但是在蜀漢的威望是遠遠比不上關張的。甚至連後來投靠的黃忠,馬超地位在他之上。
關羽雖然具備這些能力,但是他傲慢的性格卻得罪了東吳和同僚,導致了他的失敗。所以趙雲去守荊州,雖然可能沒有辦法尋找機會打開局面,但是起碼守城有餘,可以保荊州不失。
可是劉備沒有辦法預見到這些,他終究是想要興複漢室的,他不想要割據一地,苟延殘喘。五虎上將其實是四虎上將,據《三國志》載,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進位為漢中王,加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而趙雲的職位沒有變,仍然為翊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