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個群雄並起,諸侯割據的時代,三國時期的天下就沒一刻的安寧,每個野心家都雄心勃勃,妄圖統一天下,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軍起義開始,到形成穩定的三足鼎立態勢,無論是雄才大略的曹操,還是出身貧寒的劉備,又或者是虎踞東南的孫權,他們都想著要統一天下,卻無一人得償夙願,其中實力最強的曹操,本有機會打敗另外兩家,但是在赤壁之戰中,功虧一簣。直到曹操離去都沒能看到天下的統一。
而在三國中, 蜀漢的實力是最差的一方,但這個國家,政興人和,頗有一番氣派,無奈劉備早早離去,而劉備還留下了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劉禪,使得蜀漢最終也難成大業。
劉備野心
但是,在喜歡三國歷史的人中,有這麼一派,他們認為, 曹操和孫權都有統一天下的野心。但劉備卻是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人。不能把劉備與那二人並列。那事實真的是這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分析一波。
其實, 劉備的野心,我們可以從他給幾個兒子所起的名字中看出來。首先來說劉禪。劉禪,劉備走後繼位為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小名阿斗,幽州涿郡,是劉備甘夫人所生之子。
劉禪
劉禪在歷史上往往被人看作是 廢物的代表,其只能享樂,毫無治國安邦的能力,而且他還生於三國這個亂世之中,那就更加難以守業,正因如此,後人都將他稱為扶不起的劉阿斗。在他的統治之下,蜀國成為了三國中第一個被消滅的國家,而更能體現劉禪昏庸的是,在蜀國被滅亡後,劉禪成了晉朝的俘/虜,司馬昭為試探他是否還懷念故國時,他說樂不思蜀,實在是讓人唏噓。
而 在劉禪之前劉備其實還有一個兒子就是劉封,劉封是劉備在四處征戰過程中所收的義子,並不是劉備的親兒子,最後因為犯錯被劉備除掉。此外,劉備還有兩個親生兒子分別是劉永和劉理,在劉禪登基後,劉永被封為魯王,劉理則被封為樂安平王,此二人與劉禪一樣在蜀漢滅亡後,都苟活了下來,直至老去。
名字寓意
一般的父親在給兒子取的名字中,往往會含有一些寓意,如果把這四個人的名字連起來就是 封禪永理四個字,其意思就是祭拜天地,但是在古代,封禪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而這就恰好表現出了劉備稱帝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