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史爲依據,品讀三國,從【三國文史】開始
文/天空之城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是後世流傳甚廣的三國武力最強六大猛將排名,不過《三國演義》版本眾多,現在通行的是毛本演義,其實最接近羅貫中原著的版本是嘉靖本演義,而嘉靖本則包含了葉逢春本、黃正甫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評本等等諸多版本在內。
毛本演義其實是在李卓吾評本為基礎上修改和刪減而成,所以在不少細節方面和嘉靖本就有一些不同,自然猛將武力的表現也會有些差異,今天就來說一說嘉靖本演義武力前六排名:一呂二馬三關羽,四顏五趙六張飛。
無論哪個版本的演義呂布的武力都是第一,嘉靖本甚至更加突出了呂布巔峰時期的武力,比如虎牢關群雄鏖戰呂布就有一些細微差別。
嘉靖本:戰兩合,瓚撥回馬,速慌而走。
毛本:戰不數合,瓚敗走。
嘉靖本:飛抖搜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
毛本: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很顯然嘉靖本演義中的呂布比毛本演義還要厲害三分。
嘉靖本演義中的馬超更符合「金呂銀馬」和「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的說法,曹操所說:「馬超不減呂布之勇!」也更有說服力。
嘉靖本:張郃出迎,不三合,敗走。
毛本: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
嘉靖本馬超只用三個回合就擊敗了張郃,比毛本二十回合厲害多了。
毛本演義其實有點弱化了關羽的武力,舉兩個例子,一個是策馬斬顏良:
毛本: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嘉靖本: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
顯然毛本特意強調了關羽赤兔馬快和顏良措手不及的客觀原因,嘉靖本則乾脆俐落多了。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溫酒斬華雄:
兩個版本細節描述差不多,但是嘉靖本卻特意強調了一句:「雲長出馬,只一合斬了華雄。」毛本卻把這一句給刪了。
顏良最驍勇的戰績就是白馬之戰二十回合擊敗徐晃,這一點毛本和嘉靖本的描述都是一樣的,那為何是顏良第四而不是趙雲第四呢?莫非嘉靖本顏良比趙雲還厲害,你還真別說,從嘉靖本的描述來看,顏良確實略勝趙雲一籌。
磐河之戰文醜大戰趙雲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兩個版本對此描述是一致的,不過延津之戰文醜大戰徐晃兩個版本卻有一些差別:
毛本:文醜回馬複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醜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嘉靖本: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二將戰三十餘合,張遼去遠,徐晃見文醜後面軍馬齊到,晃撥回馬走。
徐晃三十余回合戰平文醜,卻二十回合不敵顏良,顯然顏良比文醜厲害多了,而文醜卻能大戰趙雲五六十回合不敗,由此可見顏良確實比趙雲要厲害一點。
毛本演義中的穰山突圍戰趙雲三十餘回合擊敗張郃,雖然嘉靖本是張郃十餘回合不敵趙雲,但馬超卻是三個回合速敗張郃,對比之下馬超更勝趙雲一籌,趙雲只能屈居第五。
比起毛本演義,嘉靖本演義中張飛的武力明顯弱了不少,一眼就能看出不如馬超、關羽和趙雲,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三英戰呂布:
毛本:「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嘉靖本:「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
在強調呂布武力的同時也能看出張飛武力和呂布差距不小。
第二個例子是瓦口關張郃大戰張飛,毛本是兩人大戰三五十回合,到了嘉靖本居然是張郃死戰張飛百十回合!雖然有張郃拼命的原因在內,但是和三個回合敗給馬超、十餘回合不敵趙雲相比,差距也太大了吧。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我是天空之城,歡迎来到【三国文史】,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